2007-07-01

姊妹 III

大妹與我(這些對話發生在2002年)

某天夜裡,大妹打了通電話給我。
那時已經一點,有個兩歲兒子的她在這種時候還醒著,是很罕見的情形。
她說:「我和我老公的保險受益人是互寫對方,不過,我想把我們的第二順位受益人改成妳。」
真是突如其來,令人摸不著頭緒。
她繼續說了一長串,「我想過了,要是我們兩個同時發生意外,這筆錢就會到我公公婆婆手中,可是,他們年紀都大了,照顧我兒子的責任最後還是會落在我老公的大哥大嫂身上,光想到這樣,我就睡不著覺。」
我明白她的顧慮。大哥大嫂自己有三個孩子不說,因為先前接二連三的生意失敗,兩人身上都揹了一堆債,數字驚人,而這對夫妻現在的月薪,合計五萬元頂多。
「為什麼不寫我們爸媽?」我建議。
「我不要人家說我什麼事都只想到娘家,而且,爸媽年紀也愈來愈大了,照顧小孩對他們而言會愈來愈辛苦。」
「妳確定要找我?」
「妳的學歷背景和工作收入在我們兩邊家裡都是最好的人,找妳的話,沒人有話可說。」
妹妹這麼大力讚揚,我只能表示認同。
她又試探地問:「而且,我看妳根本不太想結婚?」
「完全不想。」
「也不打算生小孩?」
「我已經一腳踏入高齡產婦族群了。才不想跟自己過不去。」
「所以,妳是最合適的人選。」她很堅定地說。
「妳想清楚。」
「我已經想的很清楚。我的兒子就交給妳照顧了。」她認真且慎重地宣佈。

我家有五個小孩,我和大妹分處於所謂好壞兩個極端。
在父母心中,身為老大的我是個循規蹈矩、獨立自主的乖女兒,照顧弟妹、幫忙做家事,以及唸書考試拿獎狀這些事我都會去做。我媽曾經很感慨地說:「我好像只是把妳生出來,然後妳就自己長大了,沒讓我們費什麼心。」
大妹排行老三,和我截然不同。她很有小聰明但不擅長K書考試,而且超級貪玩又叛逆成性,所有小孩會犯的錯誤她幾乎無一遺漏,令父母頭痛不已,等她開始工作後則一年換24個老板,什麼奇奇怪怪的工作都榜上有名。
不過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我和大妹的好壞角色互換。
我成為最叛逆的那個孩子,大學畢業後就賴在台北,任憑威脅利誘只當做馬耳東風,怎樣就是不肯回台南工作,也不去考所謂穩定而有保障的公務員。父母最擔心的第一件事是我嫁在台北,第二件事是我不肯嫁。
我一聽到結婚就搖頭,相親更是門都沒有。我媽好說歹說:「妳只要聽媽媽這一次,去見那個人。只要這一次就好了。」
我的回答是,「我不要。我又不是聽妳的話長大的,現在才要我聽妳的話,怎麼可能?」
向來我就是個我行我素的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先前的乖巧只是誤打誤撞,剛好唸書、考試、陪弟妹玩都是我願意去做的事而已。
而我的妹妹則歷經了戀愛,結婚,生子,成為我家五個孩子中最符合父母期望的那一個。她婆家離娘家的車程在半小時以內,她出嫁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天都帶老公回我家吃晚飯,之後,只要一有休假也是拼命往娘家跑。
她的兒子在前年出生,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深得我們全家人的歡心,也是我們父母的第一個孫子。現在懷著第二個兒子的她,在娘家出沒的機會只增不減。
我媽說:「從小為她擔心到大,現在總算可以放心了。」

因為身處兩個極端,我和大妹從小就不合拍,可以用「相敬如冰」形容,彼此之間沒有太多話說,常常在幾句話之內就會吵起來,不歡而散。
這種關係開始出現轉機,是在她一次愛情事故中。
她愛上了另一個男人,也就是她現在的老公。
但當初,她其實已經有一個交往多年的男友,雙方家長都覺得他們結婚是遲早的事,沒想到感情的事說變就變。
那天,她舊男友在我宿舍的答錄機留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話,說什麼要我妹趕快與他聯絡,有事好好談之類的,我打電話回家,才知道我妹和新男友跑到台北來了。
我媽一直嘆氣,叮嚀著:「如果她找妳,記得叫她快點回家。」
後來,妹妹果然自動找上門,但還是避不見面,只約了我隔天吃飯。
那頓飯吃了兩個多小時,記憶中,我們姊妹還不曾像這樣好好地聊過天。
對於別人的私事,我一向不予置評,就算是親妹妹亦然,我只希望她好好處理,不要有人拿著刀子或汽油跑到我們家尋仇洩憤就行了。
但我們的姊妹之情,在那一刻不知不覺地開始萌芽。之後,她在感情上有什麼不順遂,或者根本無聊到沒事可做,就三不五時地會打電話給我,像我與閨中密友那樣地訴苦聊天。
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我們也可以這樣。這才終於明白,雖然姊妹血緣是與生俱來,但它和朋友之情、男女之情一樣,都需要經營與滋潤,才會結出甜美的果實。
否則,即使親為手足,也可能冷淡如路人、仇恨如敵人。

說要把她兒子交給我照顧後的隔天,她休假回娘家來,正好我也休假回家當大小姐。
「我向我老公說過了,他也很贊成。」她開口便說。
我開玩笑,「妳就這麼相信我,不怕我捲款潛逃?」
「我當然相信妳,妳一定要好好地照顧我的小孩。」
愈說愈像是真的,我開始皺眉,「妳知道我不太會管人,像小妹就被我寵的無法無天…」
雖然我感到責任沈重,也希望她不要烏鴉嘴,但老實說,對於她的信任,我心裡有難以言喻的高興。
在我25歲以前,我只覺得妹妹們煩的不得了,保持距離為妙;但在25歲以後,我的妹妹們也逐漸長大成人之際,我發現自己一下子多出幾個好夥伴,尤其是在家庭重擔逐漸由父母轉移到我們為人子女的身上時,基於「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項通則,姊妹間凡事都有商有量,未嘗不是我的一種支拄。
當然還是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尤其在小時候對姊妹的長幼之分逐漸消失時,妹妹突然發現姊姊我做的事不見得都是對的,不時還會出口教訓我這個姊姊。
像是大妹最常說的,「妳有時候講話真是直接到讓人受不了,下次別再那樣對媽媽講話了。」
我能怎麼說?就算仍有不愉快的時候,但大致上來說,姊妹之情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