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秋天,因為它是我誕生的季節。
中秋節是我對秋天的第一個記憶,但我家過中秋節的方式與人不同。首先,月餅這種東西絕對不可能在我家出現,因為沒人吃,偶爾幾個不小心走私進來的,就是在冰箱落得過期的下場。
其次,現在的中秋節在形式上已經成為烤肉節,但我家過中秋節是吃火鍋的。從這一點來看,倒很符合月圓人團圓的精神。
然而,大一那年的中秋節,正好是新生註冊的前夕。我家老爸很不負責任地以中秋節為藉口,任我一個人隻身上台北,對於這輩子第一次離家的我而言,看著天上皎潔的月,想到隻身在異鄉的自己,真的只有「悲從中來」四個字可以形容。
學校還沒開學,我又沒抽到宿舍,基本上,就像是個不小心誤闖台北的遊魂,身邊根本沒有一個相識的人。還好,這情形在開學後改善了,原因就是我對秋天的第二個記憶。
它叫做「風鈴生活營」,是我參加的社團每年十月為新生舉辦的兩天一夜外宿活動,固定選擇在平溪的菁桐國小做為活動場地。
相較於其他吃吃喝喝玩玩鬧鬧的迎新活動,「風鈴生活營」的內容顯然更有深度,因為我參加的社團叫做「社會服務隊」,寓教於樂是基本原則。
從來不認為自己有服務精神,被同鄉同學拉去陪她參加,卻一個不小心,整個大學就全栽在這個社團裡了。
我在大三那年,成為「風鈴生活營」的活動主辦人。當時,我為活動海報寫了一句文案,叫做「新鮮人與大學生活的初戀」。顯見在我的大學生活裡,風鈴生活營佔有決定性的地位。
從風鈴生活營衍生出來的秋天記憶,還包括野薑花。
菁桐國小後方有一彎小溪流,每年舉辦「風鈴生活營」的時候,正好都可以趕上溪流旁處處盛開的野薑花。空氣中始終飄浮著淡淡的幽香。
某年生日的清晨,有人直飆菁桐國小,為我摘來一把沾滿晨露的野薑花。
但我並沒有接受這份心意,反而將花分給了常在校園裡玩耍的孩子們,甚至還把和孩子們共享野薑花的事,寫成一篇短文,投到校刊去賺了一筆小小零用錢。
愛上我,也是一件蠻慘的事。我的愛情,沒有灰色地帶,沒有欲拒還迎,沒有以退為進,就只有分明清楚的愛或不愛。
至於愛或不愛,往往在初識時便已決定,沒有轉圜空間。在我的愛情裡,並沒有日久生情這回事。
出生時間是靈魂的選擇,那個獨一無二的星圖,註定了這一生要學習的功課。很不巧,感情就是我的重修科目,修了又修,期望能在這一世拿個可以畢業的及格成績。
現在看來,似乎又要被當了。此刻醒悟,是否還來得及重新努力?
我也不知道。當時序邁入秋天,其實我只想做幾件事而已。
吃火鍋。預演「冬眠」。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