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但同時,也是我的第一次。
我又進戲院看了「斷背山」。連續兩次看同一部片子,的確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做這種事。
第一次看完之後,噙著滿眶淚水與滿心哀傷,回到家後,原以為一切到此為止。
但沒有。接下來的幾天裡,當我躺上床但還沒入睡、當我慣性地邊工作邊發愣,還有當我坐在車上呆視窗外時,戲裡的一幕幕輕輕淡淡地飄過腦海,愈想細究,就愈抓不住它,難以言喻的失落感像漣漪般愈擴愈大。
終於,我忍不住去看了第二次「斷背山」。
有人形容,這部片子的「後勁」很強。因為,被牽涉在這場感情風暴裡的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壓抑及掩蓋自己的情緒與情感,綿綿密密細細長長的情感,交織成一張迷宮般的網,即使出了戲院,仍走不出那張網。
戲裡壓抑及掩蓋已久的情緒與情感,呼應著我們的私人情緒與情感經驗,這才一股作氣地爆發出來。
第二次看「斷背山」,我還是哭了,但不像第一次哭的那麼慘,我以為,打過一次預防針,果然還是有用的。
但那晚,戲裡的場景竟在我夢裡出現,縈繞不去。一覺醒來,雖然少了淚水,哀傷卻依舊。
我覺得,只要是曾經刻骨銘心地愛過某個人,就很容易會對這部片子產生共鳴。
當然,前提是不能對同性之愛有太大的抗拒或成見,否則就像在戲院裡,有人看了十分鐘就坐立不安,然後一溜煙跑出去,沒再進來過。
至於我,我想,或許日後出了DVD,我還會再看第三次,第四次吧!
p.s.在網路上找到一位男同為「斷背山」寫了超過十篇的觀後感,對戲裡的枝微末節有驚人的觀察與分析,推薦給有興趣的人。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aru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