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31

我的願望

2005年7月,英國倫敦發生地鐵爆炸案。

我第一次踏進歐洲,就是到英國。雖然實際上,英國列島並不與歐洲大陸交壤,但它畢竟還是被劃入歐洲的一部分。
時間是週日清晨七時,我們一行人抵達希斯洛機場。十月中旬的天氣,已有台灣初冬的涼意,英倫的陰溼冷冽果然名符其實。
來接我們的司機,雖然很有誠意地載著我們到處晃。但時間太早,又是週日,所有景點都還沒開放,只能在外面晃晃瞧瞧,連街道上的商店,也是在過了十二點以後,零零星星地半開不開。
後來去到歐洲大陸,親眼見識到法國、德國的商店在週日一律門戶緊閉的現象,不由得覺得英國人還是勤勞一點。
那次的出差行程結束後,大家都直接回台灣,只有我一人延後行程,趁機在倫敦多玩幾天。
倫敦帶給我幾個深刻印象。外來人口特多,根本找不到人可以問路。偏偏倫敦的路又小又繞,為了尋找上演「歌劇魅影」的戲院,我找了快一個小時,問了一堆人,仍不得其門而入,就在瀕臨飆淚的邊緣,一位好心的英國紳士親自帶路,將我領到戲院門口。
還有,倫敦的地鐵,是全球年紀最老的地鐵。但它的班次很密集,常常前一班車的最後一節車廂才剛消失,下一班車的第一節車廂及車燈就已經現身,便利且快捷。
當時,我的大學同學正在蘇格蘭攻讀學位。我在英國出差的那段時間,大概與他通了三、五次電話,所講的話比我和他大學同班四年還要多很多。
我問他:「為什麼英國的車站都沒有寄物櫃?拖著行李走來走去好不方便。」
十年前的英國,還沒從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活動襲擊中脫身。他說:「別說是寄物櫃了,連垃圾桶都沒有。他們怕有人在裡面放炸彈。」
後來我聽說,有個到英國唸書的學姊,在換車時,很迷糊地掉了一件行李在A車站的月台,等她到B車站後想起來,連忙又趕回去A車站的月台,結果看到一支如臨大敵的軍隊圍住她的行李,雖然她立刻上前表明是她遺落的行李,但那支大軍還是經過詳細的檢查,確認不是爆裂物之後,才把行李還給她。
最近一個月以來的外電新聞,不時令我想起這些關於倫敦的事。對於自己曾經造訪過的地方,總是會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這次的事件,更喚起我曾經許過的願。
先前去日本奈良時,經過一間號稱許願很靈驗的神社。我問我自己,如果真的給我三個願望,我想許什麼願。
世界和平。想了又想,還是世界和平。唯有世界和平,我們才有可能保有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現代生活,人生才有未來可期,夢想才有機會實現。
但這個願望,可能真的太過奢侈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