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到何處旅行,住宿永遠是最頭痛的問題。獨自出遊時往往會發現,旅館的單人房比雙人房根本便宜不了多少,面對著高昂的住宿費用,總會心疼當場又飛掉一筆瞎拼基金。
以德國為例,我們在慕尼黑住的沒有星星的小旅館(Pension),每天就要45歐元,雙人房擺了必要的家具後,剩餘的空間僅容旋身,浴室廁所在外公用,房裡只有一個小小洗手台而已。
相較之下,歐洲之行一路走來最貴的YH(Youth Hostel),也不過是德國小鎮羅森堡的20歐元。然而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窗外風景奇佳,早餐除了基本的麵包牛奶咖啡茶,優酪起司火腿,最令人驚喜的是附有水煮蛋和新鮮水果,堪稱是最豐富的一頓早餐。所以,20歐元真是物超所值。
我由衷地認為,YH是瞎拼基金的救星。
YH清一色都是宿舍式型態的房間,也就是說你只要付你那個床位的錢就好,不管這間房裡究竟是全滿,或只住了你一個人。
運氣好碰到有附廚房的YH,連伙食費都可以省下許多。
雖然一開始住YH只是因為它便宜,但後來我發現,在YH所結識的一夜室友,往往都帶給我溫暖的旅行回憶。
北海道富良野的YH是雙層的小木屋,和我同住在一樓的一對母女雖是東方人,但一開始我們互相不知道對方底細,都是以英文交談,直到我聽到那唸高中的小女生開口對她母親說話,熟悉的話語與口音讓我驚喜的叫出來:「妳們也是台灣來的嗎?」
結果那晚我們三人聊了好久,同時,我們還互相交換了超值情報。已經先去美瑛逛過一圈的我,告訴她們用賞花列車的票根可以換取兩趟免費的觀光巴士行程;選擇先逛富良野薰衣草農田的她們,除了大力推薦富田農場的薰衣草冰淇淋,還提醒我其他薰衣草農田的同款紀念品比富田便宜。
回來後收到她們寄來的照片,彷彿又重溫了一次當時的情景。
在札幌的YH室友是個在大阪教英文的美國人,一句日文也不會的她,帶著一本Discovery指南,已經在北海道獨自闖盪一個月。她的經驗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她一路走來發現自己是唯一的西方遊客,而且,北海道居民顯然沒見過太多西方遊客,總是忍不住一直盯著她瞧,最誇張的是竟然還有人直接拿起相機對準她拍照留念。
聽到她這麼說時,我當場笑到差點沒摔下床去。
YH不只是給年輕又沒錢的學生住,也不限於我這種一心想提高瞎拼基金的敗家女,阿嬤級室友更是到處皆有。在里昂YH遇到的阿嬤A是紐西蘭人,獨身的她已經在歐洲遊歷了數個月,預定下半年展開亞洲之行。
巴黎YH的阿嬤B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活力十足,熱情充沛,不僅讓我們一睹她老公和孫女的照片,還力邀我們到她家做客,一再地強調絕對讓我們賓至如歸。
至於我朋友在舊金山YH碰到的阿嬤C,則出人出車地帶她到酒鄉納帕一日遊。
我看著這些比我媽多不了幾歲的阿嬤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希望我到了這把年紀,也能像她們一樣以更無拘無束的心情,盡情地去看這世界,享受生命。
住YH的另一個好處是很容易滿足。
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在法德邊境的史特拉斯堡的難忘一夜。
抵達當地時正好下著大雨,我們實在沒心情拖著行李搭公車去找YH,眼見車站對面就是一堆旅館,也不知哪來的熊心豹子膽就跑去問房價。
奇蹟就這樣發生了。我們竟然用特價49歐元住到標價為100歐元的三星級旅館。那一個晚上,我們哪裡也不想去,在這趟旅程中唯一住到有附電視的房間裡,看那完全不理解但聽來又很有韻味的法文節目。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讓我們兩個女生高興了好久。不過,代價是我莫名其妙地將吹風機掉在那個豪華房間,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完全只能靠自然風來吹乾頭髮。如果不是因為YH,三星級旅館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大概也不會暴漲數倍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