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8

關於夏天的事

在亞洲國家裡,台灣還算得上是個四季分明的國家。雖然冬季下雪必須上山看,春季櫻花與日本品種截然不同,但該有的還是有。
令人意外地,在台灣的四季裡,竟然是夏天帶給我最多的記憶與聯想。我總以為我出生的秋天,應該是對我最重要的季節。

第一件事,就是鳳凰花。
鳳凰花是台南巿的巿花,只要稍有歷史的學校裡,一定會有幾棵巨大的高齡鳳凰木,有的樹幹甚至粗到要兩個人環抱才行。
我就讀的小學裡,就有好幾棵這樣的鳳凰木。一到夏天,整棵樹會從鮮綠色變為橘紅色,我們學會撿拾花朵,運用花瓣、花蕊與花萼做成一隻隻橘色的美麗蝴蝶。
鸝歌輕唱的心情,時節更迭的感受,都能與鳳凰花相映,每年夏天,總是忍不住會在台南街頭尋找鳳凰花的身影。偶而在台北看過鳳凰花,但發育不良的細瘦枝幹,只能象徵性地開出幾朵花,想要看到滿樹橘紅,還是得回到台南才行。

第二件事,則是荔枝。
台灣的水果種類多且美味。不過,像荔枝這種一年只能收穫一次的水果,總會勾引著我抵抗力薄弱的口腹之慾,「現在不吃,就要等到明年夏天才有囉」這段話不停迴響。
外公家靠近曾文水庫,擁有一片果園,從小,家裡的水果就是依著時令一箱箱地出現,荔枝當然是要角,其他還有芒果、龍眼、柳丁、楊桃與芭樂,但不知怎地,我就是偏愛荔枝。
而今,外公年事已高,荔枝不會再自動出現。外公家那一帶的果園雖然還在,但荒廢的居多,不外乎是老人家無力耕種,或者年輕人無心耕種,沒人照料的果園,當然無法再結出甜美的果實。

第三件事,與荔枝引發的心情相似,是端午節的粽子。
到台北唸大學以後,才知道原來粽子也分南北,這種口味是從小養成的,個人自有偏好,很難比出高下。不過,在社團的粽子大集合裡,才發現每個家裡的粽子真的是各有特色。
我們家從小就是吃祖母包的粽子,在粽子大集合裡是個頭最大的一顆,料多味美贏得一致好評。祖母的粽子有口皆碑,連已經出嫁的姑姑,每年端午節都是回娘家拿粽子。
這幾年,我們都沒再吃過祖母的粽子,包粽子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且我們家族人口眾多,粽子需求量很大,對於因開刀而導致健康狀況急轉直下的祖母而言,已經無法負荷。
但祖母的粽子卻帶給我們許多回憶。媽媽曾經抱怨在台北工作的我和在台中唸書的弟,一到端午節都要先打通電話回家確認祖母有沒有包粽子,才會決定要不要回家過節。堂哥更曾經帶著筆記跟在包粽子的祖母身邊,說要好好記下她所包的粽子,以後可以開店去賣。

第四件與夏天有關的事,是櫻桃。
櫻桃是舶來品,所以,我的回憶遠渡重洋。連著好幾年的夏天,我剛好都到美西出差,地點包括西雅圖與舊金山,當地的櫻桃便宜到不行,品種色澤各有千秋,買個一磅裝在紙袋裡,可以享受很久很久。
看到櫻桃,就會想起以前當記者時的日子。出國採訪其實很辛苦,因為行程通常只有短短的兩、三天,來回卻得各搭至少十小時以上的飛機,大概也只有年輕才有那種體力與心情,精神抖擻地迎接每次出國採訪的行程。
當初,我是因為有很多出國採訪的機會,才會踏進記者這一行。數年後,雖然順利升職,反而很難再分開身出國採訪,唯一的誘因已經消失,所以決定離開媒體的工作,去當一個自由自在、輸贏自負的SOHO工作者。

我愛夏天嗎?未必。但我的確喜愛這些關於夏天的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