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想,自殺的人,究竟相不相信靈魂的存在。
因為自殺的人通常有一種心態,認為死了就一了百了。這種想法,應該就證明了他們不相信有靈魂,才會認為死亡等於結束。
然而,如果沒有靈魂,在我們出生的那一瞬間,你又如何成為你,而我又如何成為我呢?
每個靈魂,都帶著自己生生世世累積的資產與負債,重新回到世上。當然,還有自己的學習進度表,每一世的功課裡,有新的、有舊的、有進階的、有重修的,更有已被死當的。
所以,三級貧戶之子可以成為總統,銜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卻成為通緝犯。當然也有知足常樂的小老百姓,以及貪不知厭的達官貴人。
更別說同一個家庭裡,同一對父母生養教育出來的孩子,無論性格或命運,往往也是異大於同。我家共有五個兄弟姊妹,這一點,我再清楚不過。
如果相信靈魂的存在,就應該理解自殺只是逃避現世的處境,而無法真正解決靈魂的問題。
相同問題會一直跟隨著靈魂,直至解決為止。這個跟隨的過程,常常是多生多世。
我們或許認為,一個人壽終正寢,活到八、九十歲,已經算是漫長的時間。
但以歷劫千年、萬年的靈魂角度來看,所謂的一生,只是很短暫的時間。想要在短暫的一生裡,解決所有的靈魂問題,學習所有的靈魂功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只能一步步地慢慢來,讓問題少一點,功課又能多學一點。
想清楚了這一點,簡直要戰戰兢兢地過日子。深怕自己功課沒學好而必須重修,或者是不意間又給自己製造了更多必須解決的新問題。
回想起來,我一直是個反對自殺的人。因此,我大一時,學長曾經問我,如果有一個人病痛纏身,治癒無望,又給家人帶來很大的負擔,這樣的人自殺的話,妳還要苛責他嗎?
當時,年輕的我為之語塞。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觀受到很大的試煉與挑戰。
而今,我已經能自信地回答這個問題。
生命的苦痛其來有自,即使不是此時此刻的我們所能明瞭其根源,但承認並面對生命的苦痛,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靈魂才有向上提升的機會。
自殺,只是讓靈魂沈淪。一次又一次地沈淪,或許最終真會落入無間地獄。
再說,如果碰到什麼問題,都認為只有以死才能解決,那麼,一個人,到底要死多少次才夠呢?
而又如果死亡可以解決任何問題,那麼,重新為人的我們,為什麼還是有許多必須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呢?
或許執迷不悟,就是靈魂的宿命。突破這個宿命,則是最大的靈魂功課。
2007-11-29
十年有感
這篇文章寫在2006年生日那天。潦草的字跡在一疊艱澀生硬的英文資料空白處飛舞。
我愛看電影,但沒有保留票根的習慣。即使是和特別的人一起去看的電影,票根也在散場後隨即進了垃圾筒。
但我的確認識一位太陽巨蟹座的女生,細心地留下她曾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的票根,還會在票根的空白處寫下和誰去看了哪部電影。
不過,我今天倒是破例留下了這張票根。只因為它上面寫著2006/10/19,也就是我的35歲生日。
這個數字令我的思緒飛回到十年前。一張標示著「Sat 19 October 1996」的票根,不是電影,而是「歌劇魅影」,上演地點是英國倫敦的「Her Majesty’s」戲院。
這種熱門音樂劇的票,往往很早就被搶訂一空。我這個觀光客只能花數倍價格去買黃牛票。(但賣黃牛票的年輕人態度很好,還親切地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25歲生日那天一早,我告別了一起出差的夥伴,一個人拖著行李進了倫敦巿區,開始找落腳的旅館。櫃檯人員在確認我的護照時,細心地察覺並向我道生日快樂。
獨在異鄉的生日,反而讓我驚訝地發現英國人沒有傳說中那般冷漠。
但十年了,從「歌劇魅影」到「穿著Prada的惡魔」,我這算是進步或退步呢?
至少,25歲的我曾經想買Prada,35歲的我則剛買了一個Prada,應該算是一種進步吧!
小時候,總覺得自己年輕的軀殼裡,住著一個不知年歲的老靈魂,讓我比別的孩子早熟敏感又懂事,少了一點天真和無憂。
而今,卻覺得自己心靈的老化程度趕不上生理年紀,大概很快就會感受到一個躍動活潑的靈魂被拘禁在垂垂老矣的軀體裡,多了不合時宜的天真和無憂。
有個名人曾說過(在Anego裡看到但忘了名字):如果我是上帝,我會把青春放在人生的最後。
竟然完全可以理解這句話的心情。足見我也到了一定年紀。
但畢竟,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即使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也改變不了身分證的生日,但至少我還能影響自己的心靈。
就讓我青春的心靈,一直持續茁壯到人生的最後吧!這就是我的生日感想。
我愛看電影,但沒有保留票根的習慣。即使是和特別的人一起去看的電影,票根也在散場後隨即進了垃圾筒。
但我的確認識一位太陽巨蟹座的女生,細心地留下她曾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的票根,還會在票根的空白處寫下和誰去看了哪部電影。
不過,我今天倒是破例留下了這張票根。只因為它上面寫著2006/10/19,也就是我的35歲生日。
這個數字令我的思緒飛回到十年前。一張標示著「Sat 19 October 1996」的票根,不是電影,而是「歌劇魅影」,上演地點是英國倫敦的「Her Majesty’s」戲院。
這種熱門音樂劇的票,往往很早就被搶訂一空。我這個觀光客只能花數倍價格去買黃牛票。(但賣黃牛票的年輕人態度很好,還親切地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25歲生日那天一早,我告別了一起出差的夥伴,一個人拖著行李進了倫敦巿區,開始找落腳的旅館。櫃檯人員在確認我的護照時,細心地察覺並向我道生日快樂。
獨在異鄉的生日,反而讓我驚訝地發現英國人沒有傳說中那般冷漠。
但十年了,從「歌劇魅影」到「穿著Prada的惡魔」,我這算是進步或退步呢?
至少,25歲的我曾經想買Prada,35歲的我則剛買了一個Prada,應該算是一種進步吧!
小時候,總覺得自己年輕的軀殼裡,住著一個不知年歲的老靈魂,讓我比別的孩子早熟敏感又懂事,少了一點天真和無憂。
而今,卻覺得自己心靈的老化程度趕不上生理年紀,大概很快就會感受到一個躍動活潑的靈魂被拘禁在垂垂老矣的軀體裡,多了不合時宜的天真和無憂。
有個名人曾說過(在Anego裡看到但忘了名字):如果我是上帝,我會把青春放在人生的最後。
竟然完全可以理解這句話的心情。足見我也到了一定年紀。
但畢竟,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即使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也改變不了身分證的生日,但至少我還能影響自己的心靈。
就讓我青春的心靈,一直持續茁壯到人生的最後吧!這就是我的生日感想。
歷史
寫在2006年風雨欲來的總統罷免案之前!
最近幾次和好友聊天,眾多話題之中當然少不了時事。
因為我的思考邏輯都被說怪,有種似是而非的道理,所以乾脆寫出來讓更多人瞧瞧。
第一件事,是某媒體把總統全家人所戴的名錶一一搭配照片及價格列出。
我百思不解的是,戴上這些名錶之後,陳幸妤沒有變美、陳致中沒有變帥、趙建銘沒有變瘦,就連吳淑珍也沒有從輪椅上站起來走。
這些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名錶,到底是帶給他們哪些比別人更好、更棒或更強的地方呢?
好吧!我承認我是個小老百姓,不僅買不起珠寶精品,也從不理解珠寶精品的價值何在。
就好像閃亮亮的鑽石,之於我只是玻璃和碳元素的綜合體而已。
有能力去購買任何標出價錢的東西,頂多只能令人洋洋自得,自覺高人一等。但這種感覺就等於快樂嗎?我很懷疑。
第二件事,則是阿扁到底有多壞?因為大家在聊天時總是把他罵到臭頭。
他固然有討厭之處,但憑心而論,也很難說他是大奸大惡之人。
中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歷史記載並承認的皇帝少說也有百多人,然而,真正被認為是明君的好皇帝有幾個人呢?
恐怕一隻手就數完了吧!
回想歷史課本教過的治世,西漢有文景之治,東漢有明章之治,唐朝則有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
但別忘了,文景之治的同時,發生了七國之亂。明章之治則因章帝晚期寵愛皇后,破壞了禁止宦官與外戚干政的祖訓,而開啟了東漢走向衰敗的道路。
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向被認為是殺兄弒父才奪得王位。開元之治的唐玄宗,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因安史之亂而倉皇逃難,還得殺掉自己的妃子才能換得大軍的保護。
其他也曾被讚揚過的皇帝呢?平定匈奴的漢武帝,另一個評語叫好大喜功。命鄭和下西洋的明成祖,是殺了自己的侄子才奪到皇位。至於清朝的康熙,他的原罪是異族,漢人根本無法獲得平等地位。
所以,相較於其他絕大多數平庸沒有作為的皇帝來講,阿扁其實算是「正常」,而不是「特例」。
每次我這麼一想,就覺得所謂的「在上位者」只是一再地重演歷史,咱們小老百姓只能乖乖地看戲。
不過,身處在21世紀,畢竟和數百年、數千年前的古中國有很大的不同。
畢竟,皇帝是世襲的,除非真的暴虐無能到一個地步,累積已久的民怨才會爆發,這才有了改朝換代的機會。
但總統可是小老百姓一票票選出來的,既然有權力叫他來,應該也有權力趕他走。
說真的,我最討厭他的高點應該是在2004年前後,現在的我並不那麼討厭他。
之所以想趕他走,完全是因為小老百姓的虛榮心作祟。雖然沒有先例,我卻衷心期盼,自己能有機會成為寫下新歷史的一員。
話說回來,法國大革命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而開的端,所以才有了7月14日的法國國慶日。
我愈想愈覺得,那個奢侈浪費成性、不知民間疾苦,最後和丈夫路易十六國王一起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絕對也不是歷史上的特例。
至少,現在就有一位體重26公斤的皇后娘差堪與她比擬。
果然,重演歷史容易,寫歷史,則是難上加難。
最近幾次和好友聊天,眾多話題之中當然少不了時事。
因為我的思考邏輯都被說怪,有種似是而非的道理,所以乾脆寫出來讓更多人瞧瞧。
第一件事,是某媒體把總統全家人所戴的名錶一一搭配照片及價格列出。
我百思不解的是,戴上這些名錶之後,陳幸妤沒有變美、陳致中沒有變帥、趙建銘沒有變瘦,就連吳淑珍也沒有從輪椅上站起來走。
這些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名錶,到底是帶給他們哪些比別人更好、更棒或更強的地方呢?
好吧!我承認我是個小老百姓,不僅買不起珠寶精品,也從不理解珠寶精品的價值何在。
就好像閃亮亮的鑽石,之於我只是玻璃和碳元素的綜合體而已。
有能力去購買任何標出價錢的東西,頂多只能令人洋洋自得,自覺高人一等。但這種感覺就等於快樂嗎?我很懷疑。
第二件事,則是阿扁到底有多壞?因為大家在聊天時總是把他罵到臭頭。
他固然有討厭之處,但憑心而論,也很難說他是大奸大惡之人。
中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歷史記載並承認的皇帝少說也有百多人,然而,真正被認為是明君的好皇帝有幾個人呢?
恐怕一隻手就數完了吧!
回想歷史課本教過的治世,西漢有文景之治,東漢有明章之治,唐朝則有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
但別忘了,文景之治的同時,發生了七國之亂。明章之治則因章帝晚期寵愛皇后,破壞了禁止宦官與外戚干政的祖訓,而開啟了東漢走向衰敗的道路。
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向被認為是殺兄弒父才奪得王位。開元之治的唐玄宗,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因安史之亂而倉皇逃難,還得殺掉自己的妃子才能換得大軍的保護。
其他也曾被讚揚過的皇帝呢?平定匈奴的漢武帝,另一個評語叫好大喜功。命鄭和下西洋的明成祖,是殺了自己的侄子才奪到皇位。至於清朝的康熙,他的原罪是異族,漢人根本無法獲得平等地位。
所以,相較於其他絕大多數平庸沒有作為的皇帝來講,阿扁其實算是「正常」,而不是「特例」。
每次我這麼一想,就覺得所謂的「在上位者」只是一再地重演歷史,咱們小老百姓只能乖乖地看戲。
不過,身處在21世紀,畢竟和數百年、數千年前的古中國有很大的不同。
畢竟,皇帝是世襲的,除非真的暴虐無能到一個地步,累積已久的民怨才會爆發,這才有了改朝換代的機會。
但總統可是小老百姓一票票選出來的,既然有權力叫他來,應該也有權力趕他走。
說真的,我最討厭他的高點應該是在2004年前後,現在的我並不那麼討厭他。
之所以想趕他走,完全是因為小老百姓的虛榮心作祟。雖然沒有先例,我卻衷心期盼,自己能有機會成為寫下新歷史的一員。
話說回來,法國大革命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而開的端,所以才有了7月14日的法國國慶日。
我愈想愈覺得,那個奢侈浪費成性、不知民間疾苦,最後和丈夫路易十六國王一起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絕對也不是歷史上的特例。
至少,現在就有一位體重26公斤的皇后娘差堪與她比擬。
果然,重演歷史容易,寫歷史,則是難上加難。
兒時的點點滴滴(二)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結婚後生了三個兒子,大家聽到消息都好驚訝。
她笑嘻嘻地說:因為婆婆很會帶小孩,所以就傻傻地一直生。
當然,婆家位於好山好水的花蓮,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但除此之外,大部分已婚的朋友都只有一或兩個小孩。而且,決定生第二個小孩已經很掙扎,考慮生第三個小孩更是沒可能的事。
雖然新聞也常報導台灣生育率位居全世界倒數,不過,在國小任教的好友「玟」所提及的現況,才讓我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
她在台南縣某國小執教近十年。剛轉調時,各年級各有十班。
而今,新招的低年級只剩下五班,等到這兩年入學的龍子龍女熱潮過後,預估新招的低年級只會剩下三班。
她說,她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職涯危機。
這讓我回想起我唸小學時,每個年級約有十五班,每班有近六十個學生。
我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學生座號以生日先後順序來排,提前入學的我被排在第56號。
那時,政府的宣導口號是「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
不過,我始終覺得我是五年級留級生,口號在我那個年代還只是口號,要過好幾年才會落實成為行動。
所以,我爸媽偏偏就很努力地製造出五個小孩來。排行依序是我,弟弟,妹妹,妹妹,妹妹。
不知是偶然或湊巧,從小到大結交的幾個好友,家裡平均都有四、五個小孩,甚至也有三姊妹或四姊妹。
小時候,並不喜歡有這麼多弟弟妹妹。不論走到哪裡,玩到哪裡,身邊總有幾個甩也甩不開的拖油瓶,非常之麻煩討厭。
兄弟姊妹的好處,一直到長大成人後,才能感受與理解。
我從大學開始離家北上至今,一個人在外地生活了十幾年,對家裡的懸念並不多,就是因為一直有妹妹們陪在爸媽身邊,讓我覺得很放心。
玟也貢獻了她的親身經驗。
她的父親因為心肌梗塞要動緊急手術,當場只有她一個人能簽手術同意書,她說,那種孤立無助的感覺前所未有。
還好,嫁到外地的姊妹們很快就回到台南,陪在她身旁,讓她定下心來。
就是因為這樣,我總是拼命鼓吹已經有一個小孩的朋友們,快快再生第二個。要讓一個小孩隻身面對父母的老病死大事,怎麼想都覺得太沈重。
再說,仔細想一想,兒時與弟弟妹妹相處的記憶,也不全都感覺那麼差、心情那麼壞。當然也有瘋狂玩樂、開心大笑的時刻,更有同為手足才知道的秘密或默契。
而且,每次農曆年時,可以輕鬆湊成一桌打麻將,還有一個人可以輪流休息給大家伺侯點心茶水,可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福利啊!
她笑嘻嘻地說:因為婆婆很會帶小孩,所以就傻傻地一直生。
當然,婆家位於好山好水的花蓮,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但除此之外,大部分已婚的朋友都只有一或兩個小孩。而且,決定生第二個小孩已經很掙扎,考慮生第三個小孩更是沒可能的事。
雖然新聞也常報導台灣生育率位居全世界倒數,不過,在國小任教的好友「玟」所提及的現況,才讓我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
她在台南縣某國小執教近十年。剛轉調時,各年級各有十班。
而今,新招的低年級只剩下五班,等到這兩年入學的龍子龍女熱潮過後,預估新招的低年級只會剩下三班。
她說,她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職涯危機。
這讓我回想起我唸小學時,每個年級約有十五班,每班有近六十個學生。
我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學生座號以生日先後順序來排,提前入學的我被排在第56號。
那時,政府的宣導口號是「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
不過,我始終覺得我是五年級留級生,口號在我那個年代還只是口號,要過好幾年才會落實成為行動。
所以,我爸媽偏偏就很努力地製造出五個小孩來。排行依序是我,弟弟,妹妹,妹妹,妹妹。
不知是偶然或湊巧,從小到大結交的幾個好友,家裡平均都有四、五個小孩,甚至也有三姊妹或四姊妹。
小時候,並不喜歡有這麼多弟弟妹妹。不論走到哪裡,玩到哪裡,身邊總有幾個甩也甩不開的拖油瓶,非常之麻煩討厭。
兄弟姊妹的好處,一直到長大成人後,才能感受與理解。
我從大學開始離家北上至今,一個人在外地生活了十幾年,對家裡的懸念並不多,就是因為一直有妹妹們陪在爸媽身邊,讓我覺得很放心。
玟也貢獻了她的親身經驗。
她的父親因為心肌梗塞要動緊急手術,當場只有她一個人能簽手術同意書,她說,那種孤立無助的感覺前所未有。
還好,嫁到外地的姊妹們很快就回到台南,陪在她身旁,讓她定下心來。
就是因為這樣,我總是拼命鼓吹已經有一個小孩的朋友們,快快再生第二個。要讓一個小孩隻身面對父母的老病死大事,怎麼想都覺得太沈重。
再說,仔細想一想,兒時與弟弟妹妹相處的記憶,也不全都感覺那麼差、心情那麼壞。當然也有瘋狂玩樂、開心大笑的時刻,更有同為手足才知道的秘密或默契。
而且,每次農曆年時,可以輕鬆湊成一桌打麻將,還有一個人可以輪流休息給大家伺侯點心茶水,可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福利啊!
據理力爭
難得的週末假日,在經歷了一星期的種種辛勞之後,任何人都想多睡一會兒,最好是睡到自然醒。
然而不到九點,我就被一陣巨大的、沈重的、規律持續的敲牆壁的聲音吵醒。
我當然知道我住的這棟樓有人在裝潢新居。電梯裡貼著一張條子,清楚地說明裝修的樓層與起迄日。(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裝潢需要搞到兩個月)
不過,規規矩矩貼條子並留下連絡電話的是十四樓的住戶,我住在7樓,怎麼想都覺得聲音不可能如此接近且清楚。犯人一定就在我附近。從聲音的來源推論,應該就在我所住樓層的正下方。
我下到六樓,找到認定的那一戶,耐心地聽了一下確認裡面有人交談與施作的聲音,然後敲門。
來開門的裝修工人態度很客氣,卻說他們已經很小聲了。
XXX(不雅言語只在心裡OS),都已經把我吵醒了,這還叫小聲?
我問他今天打算做到什麼時候。他踅進屋裡,看似要找其他人問答案,但就把我丟在門口不理。
既然我已經來了,就必須清楚表態。我推開門走進去,直接嗆聲。
我說:「請你們不要再敲的那麼大聲,而且週末假日本來就不應該施工,你們再這樣,我就要去告訴管委會。」
說完我就走了。回到自己的住所,很高興地發現令我無法入睡的噪音終於停止。
但我已經睡不著了。
至於我所依據的法源,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根據「台北巿室內裝修須知」所記載,「施工時應關閉分戶門,平日晚間六時起至次日上午八時及例假日期間,不得從事敲、鑽、鑿、鋸等產生嚴重噪音之施工活動。」
總之,不知道哪裡來的一把火,讓我敢主動上門去直接找人理論。
往往在這種時候,我特別感謝我已經是個三十好幾的熟女這件事。
因為見識廣了,經驗多了,所以,也更有自信捍衛及堅持自己認為合法及合理的事情,清楚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態度。
如果是25歲的我,絕對不敢去做這種事。再說,天秤座原本就是個超級鄉愿的星座。
幾乎很難拒絕任何事,也有意識地避免製造任何爭端或不愉快。因此,吵架這種事,一直是我最不拿手的項目之一,經驗也寥寥可數。
但說到底,我還是擺脫不了天秤座的鄉愿性格。
因為,六樓在八點多時吵醒我,我卻一直撐到十點,判斷他們沒有停止施工的跡象,製造的噪音也沒有間斷過,這才決定下樓理論。
撇開種種的心理轉折不談,此時此刻,還真是安靜極了。
然而不到九點,我就被一陣巨大的、沈重的、規律持續的敲牆壁的聲音吵醒。
我當然知道我住的這棟樓有人在裝潢新居。電梯裡貼著一張條子,清楚地說明裝修的樓層與起迄日。(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裝潢需要搞到兩個月)
不過,規規矩矩貼條子並留下連絡電話的是十四樓的住戶,我住在7樓,怎麼想都覺得聲音不可能如此接近且清楚。犯人一定就在我附近。從聲音的來源推論,應該就在我所住樓層的正下方。
我下到六樓,找到認定的那一戶,耐心地聽了一下確認裡面有人交談與施作的聲音,然後敲門。
來開門的裝修工人態度很客氣,卻說他們已經很小聲了。
XXX(不雅言語只在心裡OS),都已經把我吵醒了,這還叫小聲?
我問他今天打算做到什麼時候。他踅進屋裡,看似要找其他人問答案,但就把我丟在門口不理。
既然我已經來了,就必須清楚表態。我推開門走進去,直接嗆聲。
我說:「請你們不要再敲的那麼大聲,而且週末假日本來就不應該施工,你們再這樣,我就要去告訴管委會。」
說完我就走了。回到自己的住所,很高興地發現令我無法入睡的噪音終於停止。
但我已經睡不著了。
至於我所依據的法源,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根據「台北巿室內裝修須知」所記載,「施工時應關閉分戶門,平日晚間六時起至次日上午八時及例假日期間,不得從事敲、鑽、鑿、鋸等產生嚴重噪音之施工活動。」
總之,不知道哪裡來的一把火,讓我敢主動上門去直接找人理論。
往往在這種時候,我特別感謝我已經是個三十好幾的熟女這件事。
因為見識廣了,經驗多了,所以,也更有自信捍衛及堅持自己認為合法及合理的事情,清楚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態度。
如果是25歲的我,絕對不敢去做這種事。再說,天秤座原本就是個超級鄉愿的星座。
幾乎很難拒絕任何事,也有意識地避免製造任何爭端或不愉快。因此,吵架這種事,一直是我最不拿手的項目之一,經驗也寥寥可數。
但說到底,我還是擺脫不了天秤座的鄉愿性格。
因為,六樓在八點多時吵醒我,我卻一直撐到十點,判斷他們沒有停止施工的跡象,製造的噪音也沒有間斷過,這才決定下樓理論。
撇開種種的心理轉折不談,此時此刻,還真是安靜極了。
達文西密碼
第一次看書,真正覺得目眩神迷。
我對宗教組織一向抱持諸多疑問,因此,讀到書裡種種顛覆認知、重寫歷史,甚至充滿了創意的安排,不由得大呼精采。
更何況,書裡絕大部分的地點,都是我曾經造訪過的地方。三年前去過的巴黎,還有十年前去過的倫敦,那些街道與場景躍然於紙上,重現於眼前,彷彿引我舊地重遊。
捧著書一直讀。閤上最後一頁時,已經是凌晨三點多。
第二次看書,就在電影上映前夕。為的是看電影時,能更快速地進入情節。
書裡的立論與知識已不再新穎,對於我也不再有吸引力,快速地翻完整本書,突然明白,有些故事是不能看第二遍的。
因為會破壞第一次看它時,那美好而充實的感覺。
即使如此,電影還是很吸引我。幾番思量,我還是去看了。
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悶。
有多悶呢?劇情進行到他們一行人由法國直奔英國,剛下飛機便被大隊警察包圍,而我,拿出調整為靜音的手機查看有無任何未接來電,然後撥了一通電話去聽語音留言。
但對沒看過書的人,像我妹妹,她還覺得劇情跳太快,很多地方看不懂。
不過,我還是很慶幸自己去看了電影。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男女主角逃出羅浮宮時,經過了「勝利女神」雕像。
那是我最喜歡的一件展品,即使她出土時已沒有頭顱,但裙裾飄飄、光潔剔透的模樣栩栩如生,一進羅浮宮、一上階梯,抬頭就能看見她被籠罩在一團由窗外射入的光線裡,讓我覺得自己真的看到了一位女神。
但絕大多數的人,一進門就急著找另一個女人—「蒙娜麗莎」,視而不見地經過「勝利女神」的身旁。
第二個原因,則是最後一幕,男主角對於密碼詩有了新靈感,終於解出真正的結果。
他沿著玫瑰線一路來到羅浮宮,大小裡外的金字塔無聲地輝映著四行詩句,這一段拍得真美真棒。
終於解了我枯坐兩小時的「悶」。
我對宗教組織一向抱持諸多疑問,因此,讀到書裡種種顛覆認知、重寫歷史,甚至充滿了創意的安排,不由得大呼精采。
更何況,書裡絕大部分的地點,都是我曾經造訪過的地方。三年前去過的巴黎,還有十年前去過的倫敦,那些街道與場景躍然於紙上,重現於眼前,彷彿引我舊地重遊。
捧著書一直讀。閤上最後一頁時,已經是凌晨三點多。
第二次看書,就在電影上映前夕。為的是看電影時,能更快速地進入情節。
書裡的立論與知識已不再新穎,對於我也不再有吸引力,快速地翻完整本書,突然明白,有些故事是不能看第二遍的。
因為會破壞第一次看它時,那美好而充實的感覺。
即使如此,電影還是很吸引我。幾番思量,我還是去看了。
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悶。
有多悶呢?劇情進行到他們一行人由法國直奔英國,剛下飛機便被大隊警察包圍,而我,拿出調整為靜音的手機查看有無任何未接來電,然後撥了一通電話去聽語音留言。
但對沒看過書的人,像我妹妹,她還覺得劇情跳太快,很多地方看不懂。
不過,我還是很慶幸自己去看了電影。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男女主角逃出羅浮宮時,經過了「勝利女神」雕像。
那是我最喜歡的一件展品,即使她出土時已沒有頭顱,但裙裾飄飄、光潔剔透的模樣栩栩如生,一進羅浮宮、一上階梯,抬頭就能看見她被籠罩在一團由窗外射入的光線裡,讓我覺得自己真的看到了一位女神。
但絕大多數的人,一進門就急著找另一個女人—「蒙娜麗莎」,視而不見地經過「勝利女神」的身旁。
第二個原因,則是最後一幕,男主角對於密碼詩有了新靈感,終於解出真正的結果。
他沿著玫瑰線一路來到羅浮宮,大小裡外的金字塔無聲地輝映著四行詩句,這一段拍得真美真棒。
終於解了我枯坐兩小時的「悶」。
通膨
這篇文章寫在2006年4月。但這段日子裡,錢仍以加速度愈變愈薄。
百物騰貴,付出百元大鈔,還想找些零錢回來,愈來愈像是奢求了。
前幾日的午餐是水餃。就在我家附近,一家看起來像路邊攤的小店。
小店非常性格,牆上貼的菜單,只有三樣選擇:水餃、蛋花湯、酸辣湯。
由此可知,小店對自己的水餃極有信心,才敢只賣這一味,另外搭配兩種湯供客人選擇。
一陣子沒去,第一個發現就是漲價了。
水餃從一顆四元變成五元,蛋花湯和酸辣湯各漲了五元,變成二十五元。
偏偏小店的小菜也同樣美味,老板堅持冬天才做的泡菜,以及涼拌大豆芽,都是我的最愛,每盤三十大元整。
以前,吃了水餃喝了湯,再隨意加一盤小菜,還可以找回十元,但現在,丟出一張百元大鈔,還得多貼五元銅板。
心裡很明白這不是老板的錯。什麼都在漲,別說是瓦斯,就連包水餃的麵粉,一律都是漲漲漲。
錢變薄的速度,真是比我變老的速度還要快很多。
小時候,陽春麵是一碗十元。現在,幾乎都是三十元起跳。
還有,好久沒買的鹹酥雞,挑了三種,總計是百元大鈔外加十元銅板一枚。
看到什麼都在漲,忍不住起心動念,什麼時候我的稿費也可以來漲一漲?
耳邊彷彿已經聽到來自客戶的迴音: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這才明白,通貨膨脹其實就是一場生存大考驗。
百物騰貴,付出百元大鈔,還想找些零錢回來,愈來愈像是奢求了。
前幾日的午餐是水餃。就在我家附近,一家看起來像路邊攤的小店。
小店非常性格,牆上貼的菜單,只有三樣選擇:水餃、蛋花湯、酸辣湯。
由此可知,小店對自己的水餃極有信心,才敢只賣這一味,另外搭配兩種湯供客人選擇。
一陣子沒去,第一個發現就是漲價了。
水餃從一顆四元變成五元,蛋花湯和酸辣湯各漲了五元,變成二十五元。
偏偏小店的小菜也同樣美味,老板堅持冬天才做的泡菜,以及涼拌大豆芽,都是我的最愛,每盤三十大元整。
以前,吃了水餃喝了湯,再隨意加一盤小菜,還可以找回十元,但現在,丟出一張百元大鈔,還得多貼五元銅板。
心裡很明白這不是老板的錯。什麼都在漲,別說是瓦斯,就連包水餃的麵粉,一律都是漲漲漲。
錢變薄的速度,真是比我變老的速度還要快很多。
小時候,陽春麵是一碗十元。現在,幾乎都是三十元起跳。
還有,好久沒買的鹹酥雞,挑了三種,總計是百元大鈔外加十元銅板一枚。
看到什麼都在漲,忍不住起心動念,什麼時候我的稿費也可以來漲一漲?
耳邊彷彿已經聽到來自客戶的迴音: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這才明白,通貨膨脹其實就是一場生存大考驗。
兒時的點點滴滴(一)
最近看了一本超有趣的書,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嬤」,講的是在日本戰後的貧困生活裡,阿嬤和憨孫相處的點點滴滴。
雖然物質生活極其缺乏,但祖孫倆樂天知命的個性,硬是讓這本書變得淚中有笑,笑中有淚。
讓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生活。
那時,家裡還沒有裝電話。進了小學,必須填寫緊急連絡的電話號碼,我們家和附近幾個同樣有小孩但沒電話的家庭,所填的都是同一支電話號碼。
它的主人,住在巷子口,有個女兒和我同班。
想來真是有趣。偶爾有電話打來找人,那家的伯伯或伯母就會來敲門叫人聽電話,一切再自然不過,絲毫沒有覺得受到打擾或不耐煩的感覺。
在那個年代裡,我們對左鄰右舍都熟悉的不得了,不同家的小孩子們也成天玩在一起,感覺像是同住在一個大宅院裡。
後來,一直到我上了小學四年級,家裡才申裝了電話。
電話剛裝好的前幾天,只要一響,我們幾個小孩便興奮的不得了。但也沒人敢去接大聲作響的電話,而是跟著電話鈴聲一起扯開喉嚨,叫爸媽來接電話。
漸漸地,才對它習以為常。
其實,小孩子特別喜愛接電話。
兩個小外甥在連話都還講不清楚的時候,就很堅持要親自接每通響起的電話,如果任何人的手比他們快,搶在他們前頭接起電話,就會惹來一陣大哭。
另外,他們超喜歡玩我們的手機。即使有了玩具手機,他們根本連看都不看一眼,只對真正的手機有興趣,就連手機的照相功能,他們照樣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上手。
這年代的小孩,物質面的玩意兒真是多到不勝枚舉。
不過,如果問他們,我們左鄰右舍住了什麼人,他們大概也答不太上來。更別說要和其他家的小孩子玩成一團了。
這種時候,就不由得要懷念起久遠年代專有的美好瞬間了。
雖然物質生活極其缺乏,但祖孫倆樂天知命的個性,硬是讓這本書變得淚中有笑,笑中有淚。
讓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生活。
那時,家裡還沒有裝電話。進了小學,必須填寫緊急連絡的電話號碼,我們家和附近幾個同樣有小孩但沒電話的家庭,所填的都是同一支電話號碼。
它的主人,住在巷子口,有個女兒和我同班。
想來真是有趣。偶爾有電話打來找人,那家的伯伯或伯母就會來敲門叫人聽電話,一切再自然不過,絲毫沒有覺得受到打擾或不耐煩的感覺。
在那個年代裡,我們對左鄰右舍都熟悉的不得了,不同家的小孩子們也成天玩在一起,感覺像是同住在一個大宅院裡。
後來,一直到我上了小學四年級,家裡才申裝了電話。
電話剛裝好的前幾天,只要一響,我們幾個小孩便興奮的不得了。但也沒人敢去接大聲作響的電話,而是跟著電話鈴聲一起扯開喉嚨,叫爸媽來接電話。
漸漸地,才對它習以為常。
其實,小孩子特別喜愛接電話。
兩個小外甥在連話都還講不清楚的時候,就很堅持要親自接每通響起的電話,如果任何人的手比他們快,搶在他們前頭接起電話,就會惹來一陣大哭。
另外,他們超喜歡玩我們的手機。即使有了玩具手機,他們根本連看都不看一眼,只對真正的手機有興趣,就連手機的照相功能,他們照樣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上手。
這年代的小孩,物質面的玩意兒真是多到不勝枚舉。
不過,如果問他們,我們左鄰右舍住了什麼人,他們大概也答不太上來。更別說要和其他家的小孩子玩成一團了。
這種時候,就不由得要懷念起久遠年代專有的美好瞬間了。
記憶
上週被客戶派去台中做採訪,心念一動,順道去探望好友「永」的家人,最重要的還是想見見她的兩個女兒。
其實,我對台中的感覺很複雜。每次來都只像個觀光客,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其陌生的城巿。
但因為我的好友在這裡唸大學、工作、結婚、生子,所以,每個角落似乎都曾留下她的足跡與身影。一想及此,我的心,有輕微的痛與莫名的失落感。
還好,看到兩個小女生,一如其他小孩般地活潑淘氣又好動,姊妹倆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又玩個不停,一顆懸念的心終於可以暫且放下。
事情發生至今,已經超過一年。兩個小女生,一個八歲,一個六歲,就像其他所有小孩一樣,不論生命中發生了多麼巨大的喜怒哀樂,她們還是照常地長大成人。
從她們家裡走往餐廳的路上,正好遠遠地經過「永」出車禍的路口。小女生比手劃腳地說著:媽媽就飛出去了。
因為年紀太小,這件事對她們來說,只是一個記憶,還沒有開始質變。
但總有一天,記憶會轉變成生命的傷痕、命運的黑洞,以及人生的功課。
對女性而言,不論在什麼年紀失去母親,都會成為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母女,是天底下最糾纏的緣份,或許也是最難說再見的人。
我只能暗自在心裡祈求,那一天不要來的太早。同時也希望,終有一天,她們能以足夠的成熟與智慧,來面對此生最艱難的功課。
其實,我對台中的感覺很複雜。每次來都只像個觀光客,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其陌生的城巿。
但因為我的好友在這裡唸大學、工作、結婚、生子,所以,每個角落似乎都曾留下她的足跡與身影。一想及此,我的心,有輕微的痛與莫名的失落感。
還好,看到兩個小女生,一如其他小孩般地活潑淘氣又好動,姊妹倆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又玩個不停,一顆懸念的心終於可以暫且放下。
事情發生至今,已經超過一年。兩個小女生,一個八歲,一個六歲,就像其他所有小孩一樣,不論生命中發生了多麼巨大的喜怒哀樂,她們還是照常地長大成人。
從她們家裡走往餐廳的路上,正好遠遠地經過「永」出車禍的路口。小女生比手劃腳地說著:媽媽就飛出去了。
因為年紀太小,這件事對她們來說,只是一個記憶,還沒有開始質變。
但總有一天,記憶會轉變成生命的傷痕、命運的黑洞,以及人生的功課。
對女性而言,不論在什麼年紀失去母親,都會成為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母女,是天底下最糾纏的緣份,或許也是最難說再見的人。
我只能暗自在心裡祈求,那一天不要來的太早。同時也希望,終有一天,她們能以足夠的成熟與智慧,來面對此生最艱難的功課。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