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我開始上課學習占星。當時,老師要求我們交兩樣東西,一樣是自己的星圖,另一樣則是接觸占星的理由及過程,這就是我當時所寫下的想法。
有個兩歲半的小女孩,在她弟弟出生的那天,展開她此生的第一次探險。
在熙來攘往的傳統巿場裡,她趁著大人與小販討價還價的當兒,往某個吸引她的方向走去。這個短短幾小時的失蹤記,甚至驚動了警察局,事後卻意外地並沒有遭到大人的責罵,也沒有令她記取任何教訓,在往後的生命裡,她還是持續那隻身闖蕩的行徑。
我一向被旁人視為特立獨行的份子,但奇怪的是又有好人緣。在這三十幾年的生命記憶裡,同樣矛盾的事一再地發生,彷彿一切都已經註定,只等待觸發的時刻來臨。
從自認為毫無寫作天份,卻無意間在一次比賽得了獎,而展開的寫作歷程;兩次聯考都做了非主流選擇,但結果都仍被導回所謂的「正途」;以及大學畢業時,誤打誤撞找的第一份工作竟延續超過十年,且現仍在進行中。
我開始覺得,不論如何地我行我素,但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在關鍵時輕輕地推我一把,讓我的生命持續地在軌道上行駛,而沒有脫軌的瘋狂演出。
第一次知道所謂的星座,是在升國一那年,無意中發現家裡的那本黃曆裡附有許多雜七雜八的資訊,12星座的介紹正是其一,而深深地吸引了我。但一直到工作之後,才發現除了太陽星座,還有其他代表不同意義的行星,以及我開始接觸到星圖之後,對於我的個性與經歷,彷彿有了那麼一點合理的解釋。
然而,真正讓我想深入地研究占星學,卻是在接觸到韓良露老師所寫的「愛情全占星」一書。在各種解析之外,最吸引我的是字裡行間關於生命課題與宿命輪迴的闡述。
多數人傾向透過宗教的形式來追尋上述方向,但之於我總是覺得少了一點動力;相較之下,我覺得占星學才是最適合我的追尋方式,所以,接著買了全占星的系列書籍與十二原型星座。
在幾次的占星課程之後,我最認同的一點說法,就是占星學必須要配合人生哲學,才有意義與力量可言。因此,學習占星學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也大有收穫,但將過去死記的片斷、零碎且獨立的占星知識,以邏輯的線串連在一起,更讓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重看全占星系列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同時也覺得,能夠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在歷史、神秘學與天文學等各種龐雜學問的說明與看法,真是非常有趣而令人著迷。畢竟,一般人如我還是有點小懶惰,真要旁徵博引地去鑽研所有與占星學相關的種種知識,真是需要很大的動力與決心才行。
而在接觸占星學這些以來,我最感到無法理解的部分,是對於空宮的解釋。一般的說法,是建議以宮位所在的宮主星來解釋,也就是二宮金牛座的話,就視同金星入二宮。但我覺得,空宮代表的難道不是一種缺乏與忽略嗎?真正有金星入二宮,和二宮金牛座但無任何行星落入,代表的真是完全相同的意義嗎?
韓良露老師的占星學課程是對我囫圇吞棗的占星知識的一種開悟,也是廣泛接觸各式各樣學問的享受,還有觸及生命課題與人生哲理的啟發與思索,讓我每星期都很期待上課時間的來臨。
對我而言,學占星,是另一種形式的隻身闖蕩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